牍书、 牍尾、 牍聿、 牍背
文牍主义、 案牍之劳、 案牍劳形、 累牍连篇
三千牍、 两牍、 书牍、 公牍、 军牍、 函牍、 判牍、 削牍、 剡牍、 匦牍、 卷牍、 吏牍、 奏牍、 宪牍、 尺一牍、 尺二寸牍、 尺牍、 巨牍、 庆牍、 往牍、 抱牍、 按牍、 援牍、 文牍、 木牍、 札牍、 案无留牍、 案牍、 汉牍、 版牍、 牒牍、 狱牍、 玉牍、 留牍、 盈篇累牍、 禀牍、 私牍、 秉牍、 积牍、 章牍、 竿牍、 笔牍、 笺牍、 策牍、 简牍、 箧牍、 篇牍、 素牍、 累牍、 翰牍、 联篇累牍、 苞苴竿牍、 荐牍、 补牍、 觚牍、 让牍、 讯牍、 讼牍、 试牍、 谬牍、 谳牍、 赤牍、 辍毫栖牍、 还牍、 进牍、 连帙累牍、 连牍、 连章累牍、 连篇累牍、 连篇絫牍、 连编累牍、 遗牍、 长篇累牍、 陈牍
牍拼音 dú 牍部首 片 牍笔画 12 注音 ㄉㄨˊ 繁体字 牘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撇竖横折横竖折捺捺横撇捺 牍的意思、基本信息 牍五笔86:THGD 牍五笔98:THGD 五行:金 UniCode:U+724D 四角号码:24084 仓颉:LNJNK GBK编码:EBB9 规范汉字:5210 牍的解释● 牍
(牘)
dú ㄉㄨˊ
◎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牍(公文)。尺牍(书信)。案牍。
◎ 古代乐器名。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牍
牘 dú
〈词性:名〉
(1) (形声。从片,卖声。“片”,本指木头竖剖成的一半。古时用木片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古代写字用的木片,也称木简)
(2) 同本义 [wooden tablets or slips for writing in ancient times]
牍,书版也。长一尺,既书曰牍,未书曰椠。——《说文》
与人尺牍。——《史记·陈遵传》
削牍为疏。——《史记·游侠原涉传》。注:“木简也。”
吏乃书牍背示之。——《史记·周勃传》
握牍持笔。——杨修《答临淄侯笺》
(3) 又如:牍背(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后用为遭受冤狱的典实)
(4) 引申为公文 [archives;documents]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5) 又如:牍尾(文书的末端);牍书(官署文书)
(6) 信件,通信者之间互相写的信 [correspondance]。如:书牍;尺牍
(7) 书籍 [book]。如:史牍(史书);牍籍(簿籍);牍簿(簿书)
[①][dú]
[《廣韻》徒谷切,入屋,定。]
“牍1”的繁体字。
(1)古代写字用的木板。
(2)借指纸张、稿纸。
(3)书信;公文。
(4)指奏章。
(5)书籍。
(6)古乐器名。
音韵参考
[平水韵]:入声一屋
[粤 语]:duk6
[闽南语]:tok8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